2025年4月27日,宿迁市铁路建设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潍宿高铁与合宿高铁两大项目同步推进,标志着宿迁即将迈入“双高铁”时代。这一交通格局的升级将重塑宿迁在长三角北翼的枢纽地位,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两大高铁建设进展速览
潍宿高铁:京杭大运河特大桥施工攻坚
潍宿高铁江苏段(宿迁段)正处建设高峰期。在京杭大运河特大桥施工现场,重型机械协同作业,工人加紧进行桥墩焊接、钢筋捆扎等工作。项目副总工梁良介绍,临时墩支架需承载800吨钢梁重量,施工方采用“起重船+振动锤”技术确保钢管桩精准入河床。
与此同时,宿迁东制梁场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,每日可完成多片箱梁预制,为后续架梁作业奠定基础。
合宿高铁:苏皖协同打通区域动脉
合宿高铁宿迁段全长约59公里,设计时速350公里,江苏段已完成可研报告审查及生态保护红线论证。线路北接在建潍宿高铁,南连安徽泗县,宿迁境内设宿迁东站、泗洪北站,其中宿迁东站将成为“十字形”高铁枢纽的重要节点。目前,桥梁工程占比超92%,跨徐盐高铁、古黄河等关键节点施工方案已通过技术评审。
二、双高铁的“硬核”技术亮点
桥梁工程创新:两大高铁均采用大跨度连续梁和钢桁梁拱桥设计,其中京杭大运河特大桥采用BIM技术模拟施工,确保复杂水文条件下结构安全。
智能建造赋能:宿迁东制梁场引入智能张拉、自动喷淋养护系统,实现箱梁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。
生态保护优先:合宿高铁穿越生态敏感区路段采用低噪声设备,并设置声屏障,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。
三、城市发展迎来“黄金机遇”
交通能级跃升
双高铁建成后,宿迁将形成“十字形”高铁网:
潍宿高铁:直通青岛、潍坊,衔接京津冀城市群;
合宿高铁:南接合肥、南京,融入长三角核心区。
届时,宿迁至合肥、青岛等城市将缩短至2小时以内,实现“半日经济圈”覆盖。
经济协同效应
产业联动:宿迁东站周边规划高铁物流基地,推动电子产品、农产品等特色产业扩大辐射范围。
旅游激活:洪泽湖、三台山森林公园等景区可通过高铁快速对接长三角客源市场。
人才流动:双高铁将强化宿迁与南京、合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,助力“产学研”深度融合。
四、未来展望:枢纽城市的进阶之路
根据规划,宿迁“十五五”期间还将推进新淮铁路、连宿蚌铁路前期工作,进一步加密铁路网络。随着双高铁的建成,宿迁将实现从“过境通道”向“区域枢纽”的跨越,为苏北振兴提供“轨交样本”。
(注:本文信息综合政府公开资料及项目方披露数据)
本文由作者笔名:宿迁新闻网 于 2014-07-24 18:29:00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suqian.me/wen/1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