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社会民生> 正文

宿迁水产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生态科技助力市场繁荣‌

  养殖规模与技术升级双驱动‌

  宿迁市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,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产业,形成以河蟹为核心,鲈鱼、彩虹鲷、罗氏沼虾等高附加值品种多元发展的格局。2024年,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38.39万亩,产量8.41万吨,产值84.67亿元,出口额连续19年居江苏省首位,“宿有千香霸王蟹”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‌。在技术层面,宿迁推广循环水绿色健康养殖模式,如蔡集镇鳜鱼养殖基地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实现年产10万斤、养殖“零排放”,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‌。骆马湖则通过投放鲢鳙鱼苗净化水质,2024年生态网围和净水网箱产值超7100万元,并创造近1100万元生态效益‌。

17.png

  销售渠道与产业链深度融合‌

  宿迁水产销售网络不断拓展,线上线下协同发力。屠园镇智慧渔业产业园构建“一条鱼”全产业链,涵盖养殖、预制菜加工、冷链物流及电商直播,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全省首个“智慧渔业三产融合”示范园‌。同时,农旅融合模式为市场注入活力,湖滨新区通过举办垂钓大赛、沙雕艺术展等活动,吸引数万游客,带动“游生态宿迁、品生态河蟹”消费热潮‌。霸王蟹京东物流协同仓的建成,进一步打通全国销售渠道,提升产品流通效率‌。

  市场反馈与经济效益显著‌

  消费者对宿迁水产品的品质认可度持续走高。泗洪县“霸王蟹”凭借标准化养殖和科技支撑,成功打入高端市场,养殖户亩均效益达2000元,全市河蟹产业从业人员超5万人‌。骆马湖鲢鳙鱼因生态养殖模式,兼具经济与环保价值,成为市场“双赢”典范‌。此外,屠园镇彩虹鲷等新品种通过工业化循环水养殖,实现尾水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,受到环保与商业领域的双重关注‌。

  未来规划与持续创新‌

  宿迁市政府在2025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,将深化“三群四链”战略,加快河蟹集中养殖基地建设,强化良种培育与科技研发‌。例如,泗阳县双高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,实现鲈鱼苗种成活率超50%,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‌。屠园镇产业园还将探索“渔光互补”模式,结合光伏发电与生态养殖,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‌。

  宿迁水产产业正以生态为底色、科技为引擎、市场为导向,书写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‌。